三个人忙碌了一个下午,汗水湿透了他们的衣襟。他们做的很是辛苦,但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心里却充满了喜悦和满足。这时,天色已经渐渐暗了下来,陈氏便开始准备晚餐。她蒸了一锅香喷喷的米饭,又做了一锅卤肉和一份煮青菜。
苏建昌因祸得福,没有被征兵,自然家里的重担也要挑起来。
码头虽然货物少了,可也不是没有,现在粮价上涨,工钱也只是偶尔比从前高那么一点点,村里人好运碰到了,自然是值得拿出来吹嘘的。
苏建昌一直只懂得卖力干活,赚了钱拿回来给娘岳氏,吃穿用度啥也不知道,只明白自己一家都是依靠爹娘的。
他不会算账,心里也没有数,这做手艺盒子什么的也是多少日子要一次,一次多少个,收到钱给罗氏,只知道有的做,就有收入,一家子吃穿有保障就成!
罗氏高兴的把今年挣得银子堆起来,数了三四遍,不可置信的竟然有四两多,而且家里还买了过冬的粮食,这粮食贵,定了明年开春的小鸡鸭和猪崽,他们只知道每笔每笔放进去,根本没有统计过一个月能有多少。
这比从前在码头搬货得的多呢,苏建昌被这个颠覆认知的事实打的有些懵,这才跟罗氏复盘自己上个月做了几次木盒,几次礼盒,多少个,多少钱,两个人算了前半夜也没有算明白。
两人商议,明年稻种可以买,租个田种一些,继续跟着隔壁姜玲玲他们干下去,日子过的有盼头呢!
而五族老家过年前一家更是把明年商议下来,家里少了一个男劳力,多了两个孕妇,这等于收入减少,支出增多,五族老看着一家老小担忧的很。
儿媳孙氏安慰着公公,让他不要发愁。自从婆婆过世之后,家里的银钱都是由孙氏来管理。虽然她不会写字记账,但是对于家里每个月的收支情况都心里有数。
这几个月来,孙氏在姜玲玲家做绢花的收入比从前多了不少。她每天勤勤恳恳地工作,但是为了家里的生活,她从不觉得辛苦。看着自己辛苦挣来的钱,能够让家里的生活越来越好,她心里也感到非常欣慰。
孙氏告诉公公,只要他们继续跟着姜氏一家做活,明年还能再买一亩水田。这样一来,家里的收入就会更加稳定,生活也会更加富足。
公公听了儿媳的话,心里也感到非常欣慰。这才放心,儿媳妇不会胡说,能说这句话出来,都只会保守估计,他这个老头子还有把力气的帮着种田就行了。
五族老这一支几户不少媳妇在做绢花的,年底手上有银钱,过年也更加欢喜,虽然日子还是一如既往的节省,节省的外人看不出来,只有自家人能感觉到,因为今年冬天肚子能吃饱了,还是粮价涨价的冬天!
反而是不能吃饱的族人,过年不想让人看出来,里头裤腰带勒得紧紧的,在村里说话声音大大的,码头有次得了多少银钱,家里哪顿吃了肉等等……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爱读书屋(m.aidushuwu.com)穿越之掌家婆婆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