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大明,从靖难之役开始

庚午1990

首页 >> 穿越大明,从靖难之役开始 >> 穿越大明,从靖难之役开始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独步沧澜一觉醒来变赘婿三国之魏延一统天骄狂尊从特种兵开始的军旅生涯龙血战神抗战最牛路霸开局一个师,陛下我反了!三国:面相太狠被错认为无敌战神重生之废材皇子缔造理想国度
穿越大明,从靖难之役开始 庚午1990 - 穿越大明,从靖难之役开始全文阅读 - 穿越大明,从靖难之役开始txt下载 - 穿越大明,从靖难之役开始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70章 重整旗鼓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议事厅内,气氛有一丝丝沉重,四人陷入长久的沉默,朱棣凝视着舆图良久后沉声开口,“就算如此,南下之事也不可停止!”

朱棣突然转身看向朱高炽,“高炽,吩咐下去,命郭资速速筹备征兵之事,同时筹备张玉葬礼相关事宜,传令燕军将士,孤会亲自为张玉操持葬礼,同时祭奠我燕军阵亡将士!”

朱高炽沉声开口,“孩儿领命!”

北平城外,寒风凛冽,吹得朱棣的衣衫猎猎作响。天空阴云密布,仿佛也在为战死的英灵默哀。燕军的将士们身着缟素,,整齐地排列在城外的空地上,一个个神情肃穆。

朱棣身着素服,看着张玉的棺椁一点点被黄土掩埋,回忆起张玉随自己只能征战多年的点点滴滴,朱棣心底悲痛愈发浓烈,他神情悲愤,眼底闪着泪光,转身端起一碗酒,看着眼前神情同样悲痛的燕军将士,大声开口,

“燕军的儿郎们,孤自就藩以来,率军戍守大明北境,多次深入漠北追缴北元,为的就是为我大明打下一块广阔的疆土,为我大明百姓不在被外地袭扰!但皇帝继位以来,朝中奸佞横行,皇帝听信谗言妄图削藩,为达目的甚至不惜罗织罪名构陷皇族宗亲!如此下去,何人为我大明开疆拓土?何人保我当百姓安危?为我大明江山永固、百姓安居乐业,孤被逼无奈只能骑兵靖难,但皇帝听信谗言,先后派遣大军围剿,待孤率军南下后,又在东昌设奸计围困,张玉将军和众燕军将士为救本王脱困不行战死!”

朱棣目光扫过燕军将士,“张玉将军,一生忠勇,随本王征战南北,屡立战功。东昌一役,将军为护孤周全,奋勇当先,不幸战死。将军之忠义,天地可鉴,日月可表!”

朱棣将手中的酒水倒在张玉墓前,随后狠狠地将酒碗摔个稀碎,情之所至,朱棣竟直接脱掉衣服烧掉以示哀悼。

“本王以下领位张玉将军和阵亡的燕军将士立碑,铭刻公积,让百姓世代瞻仰!本王也在此立誓,定要挥军南下,直捣黄龙,铲除奸佞,为将军报仇,为我燕军阵亡的所有将士雪恨!”朱棣的声音如若洪钟般在四周回荡,带着无尽的悲愤与决心。

朱棣虽然说的半真半假,但感情却没有半点儿作伪,张玉在燕军中威望很高,朱棣此言此举,让燕军将士们感受到他对麾下将士的敬重以及报仇的决心,纷纷士气大振,口中齐呼。“直捣黄龙,为将军复仇!”

随后,一众将领带领着将士们一一上前,为张玉敬酒祭奠。那一碗碗酒水洒落在地,仿佛是燕军将士们与张玉在这阴阳相隔之处的对话,诉说着对逝者的哀思与敬意。

祭奠完张玉后,朱棣又带着将士们来到了为东昌之战阵亡将士所设的灵堂前。灵堂里摆放着众多牌位,每一个牌位背后都曾是鲜活的生命,是为了燕军的未来而拼搏的勇士。朱棣对着这些牌位深深鞠躬,将士们也纷纷跟着行礼,一时间,啜泣声在灵堂中此起彼伏。

“诸位将士,你们皆是我燕军的骄傲,虽东昌之战我们败了,但这绝非终点。你们的牺牲,孤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我燕军定要从此次失败中汲取教训,重振旗鼓,让敌人知道,我燕军绝非轻易可败之军!”朱棣的话语,如同一把火,在这哀伤的氛围中点燃了将士们心中的斗志。

待葬礼与祭奠事宜完毕,朱棣立刻下令召集军中将领议事,商讨东昌之败的原因以及未来的战略战术。

议事厅内,气氛凝重,朱棣麾下的主要官员将领和谋士齐聚,众人还沉浸在对张玉的哀思之中,诸将虽然神情悲切,但眼中难掩对战斗和胜利的渴望。

朱棣坐在主位上,目光缓缓扫过众人,开口道:“东昌之战,我燕军损失惨重,未免重蹈覆辙,我等必须坦诚剖析失败之因,方能找到重振之路。诸位但说无妨,无须顾忌!”

参与过东昌之战的武将们当然最有发言权,首先发言的是丘福,他皱着眉头说道:“燕王,此次东昌之败,末将以为是我军过于轻敌。此前我们连番战胜耿炳文和李景隆,济南之战后又拿下沧州,屡屡偷袭南军粮道得手,便以为南军亦是不堪一击,故而在作战之时未将敌军全然放在眼里,冲锋之时有些莽撞,未及细察敌军的布防与陷阱。”

朱棣微微点头,“朱能,你有何看法?”

朱能站起身来行礼,神色严肃:“燕王,末将觉得我军情报有误也是一大败因。战前我们对南军的兵力部署、作战计划了解得并不详尽。那盛庸在东昌城内城外究竟设了多少埋伏,有何种防御工事,还有他合适通知了平安派兵支援以及原卷何时到达,我们都知之甚少。以至于我军法器冲锋中后,才发现陷入了敌军的包围之中,进退两难。”

朱棣对此也是深以为然,情报的重要性在战争中不言而喻。此次东昌之战,燕军对南军的情况掌握得不够准确,这使得他们在作战时陷入了被动。虽然道衍师徒已经屡屡建议加强情报工作,但是轻敌之下,朱棣也在把这些抛在脑后、

“还有,燕王。”金忠也开口说道,“东昌一战加上之前的济南一战便可看出,我燕军战法相对简单且国誉仰仗骑兵,一旦南军据城而守,或是背城列阵,骑兵失去了又是,往往就会局面不利,而且在白沟河一战和东昌之战中,我们都吃了不少火器的亏,所以今后与南军交战,需在战法上灵活多变,加强骑兵与步兵还有火器之间的协同。”

朱棣听着众将的分析,心中有些沉重的同时也感到一丝庆幸。虽然东昌之战的惨败暴露出了燕军如此多的问题,但好在自己还能重振旗鼓,卷土重来,只要能做出相应的调整,一定不会重蹈覆辙。

“众将所言极是,这些皆是我们东昌之败缘由。但靖难还未结束,我等要痛定思痛,必须制定出有效的战略战术,以应对后续的战局。”朱棣的目光变得坚定起来。

经过军中将领们一番商讨,朱棣与众将制定出了以下的战略战术。

在战略方面:

其一,加强情报收集工作。朱棣决定派遣多支精锐的小分队,渗透到南军控制的区域,密切留意南军的一举一动,包括兵力的调动、将领的任免、城池的防御情况等等。同时,在各地建立起情报网络,通过收买当地的百姓、商人等,获取更多关于南军的信息。只有做到对敌人了如指掌,才能在作战中占据主动。

其二,调整心态,不再轻敌。朱棣深知,南军虽在之前的一些战役中表现不佳,但经过东昌之战,他们必然也会总结经验教训。所以,燕军在后续的作战中不能再抱有轻敌之心,要把每一场战役都当作生死之战来对待。进攻城池时,要先做好充分的侦察工作,了解城池的防御工事、兵力部署等情况,然后再制定详细的攻城计划。在野战中,同样要先摸清敌军的情况,再决定作战的方式和时机。

而在战术方面:

其一,强化骑兵与步兵的配合。朱棣下令在军中训练新兵的同时加强对骑兵与步兵协同作战的训练。让骑兵明白,他们冲入敌军阵营后,不能孤军奋战,要时刻留意步兵的跟进情况,并且要为步兵创造有利的进攻条件。而步兵也要学会在骑兵冲锋后,迅速跟上,利用骑兵冲开的缺口,对敌军展开攻击。同时,在平时的训练中,设置多种模拟战场的情况,让骑兵与步兵在实战模拟中不断磨合,提高协同作战的能力。

其二,灵活运用多种战术。不再单一地依赖某一种战术,不可再单纯的骑兵冲锋或步兵强攻。在不同的战场环境下,要根据敌军的情况和地形地貌,灵活选用合围战术、迂回战术、诱敌战术等。在面对兵力多于自己的南军时,可以采用迂回战术,绕到敌军的侧翼或后方,发动突然袭击;在面对敌军防御工事坚固的城池时,可以采用诱敌战术,设法把敌军引出城来,然后在城外解决战斗。

其三,注重后勤保障。朱棣认识到,后勤保障对于一支军队的重要性。在以往的交战中,燕军的后勤供应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粮草的运输、兵器的补充等。所以,朱棣决定在后续的作战中,需安排专人负责粮草的收集、运输和储存,确保大军有充足的食物供应。同时,加强兵器的制造和修理工作,让将士们手中的兵器始终保持良好的状态,能够在战场上发挥最大的作用。

朱棣对众将讨论的结果十分认可,看着道衍一幅老神自在的样子,笑道,“老和尚,听了这么久也听的差不多了吧?你和你这宝贝徒弟有什么想法,说来听听?”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爱读书屋(m.aidushuwu.com)穿越大明,从靖难之役开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凌宠嫌我穷分手,我成曲圣你哭什么?桃源仙师团宠女主很神奇斩神:凡王之血,必以剑终!闪婚嫁给植物人老公后:我真香了!娱乐之传奇天王快穿:恶婆婆她善纯萌新,这游戏怎么还不上难度快穿之娇软炮灰惹人怜灵脉傲神州平凡的翅膀综武反派:师娘,让我照顾你吧明天你是否会想起我神降时空六零军嫂有点辣:毒舌军官霸道宠梦游的咸鱼我在年代养崽崽死灵泅渡校花强制奔现?神级天赋我摊牌了
经典收藏忆昔大唐贞观世妖孽王妃桃花多我的娘子是穷鬼女帝倾城太监:公公有喜了开局造反:女帝请自重大秦:陛下快退位,不然公子反了大唐:开局迎娶李秀宁回到明朝当小兵从特种兵开始的军旅生涯大唐:开局跟武媚娘流落荒岛豪门败家子我绑架了千万女神跨时空的墨香:秘境之旅五胡之血时代汉当更强重铸汉骨丹麦崛起1890三国演义之寒王传三国:我曹操,小乔请自重退下,让朕来
最近更新穿越大乾当王爷大唐:李二别阴我,我是你姐夫僵尸天子穿越,逍遥王爷不逍遥坐拥天下,当个奸臣怎么了?穿到荒年,啃啥树皮我带全家吃肉飞行员牺牲后的灵魂之旅绑定八卦系统,我成最强锦衣卫北靖王:从纨绔世子开始大明:开局活埋朱元璋十四年双穿:开局买下美女丫鬟世子凶猛,造反是真敢啊长安圣歌贬我成平民,战败后求我原谅?仙武水浒,打造最强水泊梁山庶子称雄再次回到明朝三国群英录想离婚分江山?我过继朱棣给朱标亨利:一个传奇国王的啼笑姻缘
穿越大明,从靖难之役开始 庚午1990 - 穿越大明,从靖难之役开始txt下载 - 穿越大明,从靖难之役开始最新章节 - 穿越大明,从靖难之役开始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